为进一步做好生态环境舆情处置工作,确保及时妥善处理人民群众关心的生态环境热点难点问题,泰安市生态环境局东平分局高度重视,多举措提升网络舆情处置水平。
一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预警和处理机制。成立网络舆情领导小组,强化单位网络舆情监控队伍建设。制定印发《环境舆情处置与回应办法》,完善舆情工作制度建设。坚持 “谁主管、谁负责”,落实属地责任,形成舆情监测、应对、处置、反馈闭环。加强对门户网站、微信、微博等网络平台的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,形成全覆盖的舆情监测体系,即时掌握了解网络等舆情动态,注意发现舆情隐患。
二、强化时间意识及时快速调查反馈。安排专人做好生态环境领域舆情收集及上报工作。对存在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第一时间调查处理,并及时通过泰安市生态环境局东平分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、官方微博等平台发布事件进展、处置举措、公众防范措施和调查处理结果。普通生态环境舆情信息保证七个工作日内完成反馈,重大生态环境舆情要第一时间进行反馈。
三、强化信息公开形成正面舆论强势。健全政务信息公开、信息发布与舆情回应相协调机制,把依法依规发布信息贯穿于舆情处置、回应的全过程,努力做到行政执法公开透明。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决策部署、主要举措和特色做法,及时向社会公布县域生态环境质量、环保法律法规及政策,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公开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作用。规范和整合政民互动渠道,推进政务微博、微信与网站的联动和互补,快速传播政务信息,有效引导社会舆论。
四、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常态化机制。建立涵盖东平县各乡镇(街道)、重点企业的舆情信息收集网络,设立生态环境保护兼职监管员,明确职责和监管范围,定期排查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、信访,从根源入手减少企业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,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加大舆情管理工作投入,加强全系统舆情业务指导,加大舆情工作人员培训力度。同时,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,结合工作中的热点话题,对可能引发舆情的突发事件、热点敏感问题,及时做好舆情分析研判,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,做好应对处置准备。